本篇内容原创发布于埃米编辑公众号,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关注“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”公众号。在生物医学领域,论文经过严格的评审后终于得以发表,但若发现文中有错误,该如何处理呢?为了避免误导读者、保持学术严谨性,作者可以通过发表勘误(Corrigendum)来进行更正。然而,很多人担心勘误会将自己的失误公之于众,从而对学术声誉产生负面影响……
01 什么错误需要发布勘误?
并非所有的错误都需要进行勘误发布。例如,拼写错误(非关键词)、小的语法问题(如介词、连词等)以及不影响理解的小问题,都不必要专门发布勘误。但如果发生了关键信息的错误、表达存在歧义、或可能导致读者混淆和误解的问题,就应该引起重视。以下是需要注意的情况:
- 影响论文的主要内容(如逻辑、方法、结果),但尚未严重到需要撤稿的程度;
- 影响论文的关键信息(如作者姓名、通讯地址、利益冲突、基金声明等)。
关于勘误的具体事项包括:
- 勘误不是直接修改原文,而是发布单独的勘误表。
- 勘误表会在后续某期的期刊上(或线上)发布,且可以作为引文引用,与论文互相关联。
- 极少数情况下,期刊会重新发布修正版论文,取代原版本,并附带勘误表和重新发布的通知,勘误表也会链接到论文。
02 勘误是否会带来不良影响?
1) 若在见刊前发现错误,则不会产生影响。在正式发表之前,作者都能进行检查和校对,如果发现问题,直接向期刊提出即可,不会留下任何痕迹,也不会对作者产生影响。
2) 如果在见刊后出现勘误,可能会有影响。通常勘误不涉及关键问题,较为明显的关键问题在审稿阶段就会被指出,勘误处理的小问题对作者的影响相对较小。然而,若出现重大失误,会在同行之间影响作者的评价,甚至影响期刊的声誉。但如若没有及时修正,错误被他人指出,反而会更加损害学术声誉。因此,务必在论文正式发表前进行仔细检查,确保无误,避免发布勘误。如发现错误,应主动申请勘误,以维护研究的严谨性和可信度。
03 勘误流程
第1步:联系期刊编辑确认错误。一旦确认需要勘误,作者应向编辑详细说明问题所在及错误的原因等。
第2步:编辑审查、核实。编辑在收到消息后,会评估错误的重要性,若影响不大,会回复表示不需发布勘误;如错误相当重要,便会进入勘误流程。
第3步:联系通讯作者进行确认。无论错误是否由通讯作者发觉,编辑在确认错误属实后都会与通讯作者进行沟通确认。
第4步:填写提交勘误表。作者需根据期刊要求,填写勘误表,通常包括错误内容、错误原因及正确内容,可能还涉及错误内容级别、影响范围等,之后提交给期刊。
第5步:发布勘误通知。期刊会在合适位置刊登勘误表,向外界做简要说明。
关注“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”公众号并回复“礼包”,即可免费领取100+写作投稿资料包和投稿问题30问!
关于埃米编辑:埃米编辑是一家专业为科研学者提供论文润色、学术翻译及期刊出版支持等服务的机构,所有润色工作均由美国本土资深编辑完成,编辑均具备美国顶尖大学博士及以上学位,并拥有十年以上润色经验,以确保服务质量。携手尊龙凯时人生就博,助力您的学术之路。
授权转载:请在【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】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“转载”以获取联系方式。